埃德蒙·费尔普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展望未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至关重要。
虽然“创新”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已经是一个不好的词,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民营经济发展,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提出这一课题显得尤为必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也取得了加速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持续的增长和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但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创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创新”不一定是发现或发明。这个词强调采用新产品或新方法——开发者在生产中使用这种方法,或者将这种方法卖给其他人,供他们生产或消费。创新需要“创新者”。“创新者”可以是普通员工,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来生产某种东西或制造更好的产品;也可以是非凡的人构思和评估新企业,生产出非凡的新产品。
在现有产品的生产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实现创新发展,将提振整个城市乃至全国的发展活力。想想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和90年代的柏林;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30年代的好莱坞,50年代的纽约。这些地方出现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的城市。在当今时代,我们所讨论的“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本土创新和从其他国家引进或“复制”的创新。然而,创新的过程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或全球化——它是由来自两个或更多国家或地区的贡献者合作完成的。
近年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非常重要。毫无疑问,马云等先行者做出的杰出创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发展道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典范。这种科技进步对于提高生产率,提高工资是必要的。没有人能对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下结论,但我确信它们将对全球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为了继续这种进步和转型,中国政府领导人需要始终认识到本土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这反过来需要领导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年博鳌论坛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谈到中国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商业领域创业和创新的措施。
这一切都很好。然而,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仍然需要进行一些改革,例如,有必要为私营企业的商业投资建立一个金融体系。
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其他领域包括提高社会包容性。比如女性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女人有男人没有的直觉,对国家和世界有不同的看法。女性的智慧和务实可以为创新做出贡献。我在一篇关于创新的早期文章中说过,为经济增加人才有助于增加新思想和提高生产率。正如毛主席所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除了进一步改革,有识之士对全球经济合作也有疑虑。虽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但关税问题也引起了许多讨论。过去两年的贸易争端主要是由于美国公司认为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高关税和其他障碍。美国总统特朗普错误地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另一个问题是,经济中的创新很可能导致经济向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谈到了“高质量增长”,其他人谈到了解决不平等,还有人谈到了生活质量。我提议中国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工作经验。
我总是说,人们渴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经历。他们还希望他们的职业生涯以富有成效的方式进行:许多人会对进入未知领域感到兴奋。他们享受挑战的刺激,乐于克服障碍。最后,如果他们能“为世界做点什么”,并有幸“留下印记”,他们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们需要在工作中有一定的主动性。人们希望采取主动,从事有吸引力的工作。他们重视空自我表达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展示自己的才华。换句话说,人们看重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成功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办公室文员凭借工作成绩获得晋升;匠人用锤炼的精湛工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位商人满意地看到“他的货船驶进了港口”。
人们也重视职业生涯中的个人成长。挑战是令人兴奋的,而克服障碍是有吸引力的。事实上,成就、成功和繁荣都是指经验的回报,而不是金钱的回报。
什么样的经济——更确切地说,什么样的社会——才能提供这种美好的生活?历史表明,这个群体要有创业精神,敏锐发现不被人注意的机会,主动尝试新事物;还要勇于创新,能够想象新事物,把新概念发展成商业产品和方法,推广给潜在用户。这样好的经济的参与者应该包括从社会基层到最有优势、最有才华的人在内的每一个人。
这就是我想看到的中国,它的出现也将有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事实是,目前美国的创新比以前少得多,而欧洲几乎没有任何创新。因此,中国可以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创新源,赶上或超过美国。在我看来,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