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达
书名:非主流恐龙编年史
作者:冉浩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58元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出土恐龙化石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一系列“有羽毛恐龙”的爆炸性发现,让中国在世界恐龙研究者心目中的地位上升了不少。作为一名恐龙研究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要知道,目前中国已经命名了大约300种恐龙,是世界上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但是提到恐龙,大众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形象往往是霸王龙、三角龙、剑龙、腕龙等。其实中国的恐龙也不差:比如霸王龙的华丽羽龙,外形和习性奇特的意外北漂龙,还有曾经震惊学界的中华龙鸟…有很多故事要讲。
很久以前,我的好朋友冉浩向我提起,他写了一本书来讲述我们的科学故事。说起来,我们在恐龙领域合作的主要范围还是比较小的——古生物学、足迹学和古病理学等。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当年恐龙的脚在松软的地面上留下的脚印化石,根据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看看恐龙从前有什么“头疼脑热”。
在这些独辟蹊径的“冷门”科研中,我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史前谜团。整个研究过程犹如侦探破案一般追踪科学的真相,推理过程环环相扣,将史前故事抽丝剥茧、一一还原。这些科研工作,最终汇聚成了这样一本书——《非主流恐龙记》。全书聚焦于原汁原味的“中国龙”故事,深入挖掘了来自全国10余个地区的20多种中国恐龙的研究案例,展现出我国科学工作者激情、探索、充满创意的科学精神。
在这些独特的“冷门”科学研究中,我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史前之谜。整个研究过程就像侦探破案,追踪科学的真相,推理过程环环相扣,把史前故事一个个剥离还原。这些科研工作最终汇集成这样一本书——非主流恐龙编年史。该书围绕“中国龙”的原始故事,挖掘了来自全国10多个地区的20多个中国恐龙研究案例,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激情、探索和创造的科学精神。
以该书第一章第一个故事——《饕餮之迹》的发现过程为例。起初,我在云南禄丰发现了许多骨上有纹的禄丰龙化石。这是植物根系造成的吗?还是骨骼病变?还是晶体沉淀?被一一排除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生物遗迹”。然而,是谁建造了这些小隧道?我们继续收集大量证据,先后排除了四足动物、节肢动物、蜉蝣、玉米螟、甲虫、蚂蚁等。,最后指向白蚁的祖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形成论文时修改了100多个版本。我们还亲自做过蚂蚁掩埋食物的实验。
最后,我们从史前现场还原了场景:一条巨大的云南龙轰然倒塌,一群小生物——古白蚁循着气味来到这里,在尸骨上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几十亿年后,它们形成的遗骸变成了化石,被我们发现了。我们所做的就是让他们的故事重见天日。
作为一个忙碌的科学家,我非常希望你不仅能了解恐龙、自然,还能真正的科学研究。科研其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背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科学研究并不局限于科学家,只要你有充分的求知欲、旺盛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激情,就可以完全参与其中。
这本书是对中国恐龙研究的独特诠释。也充满了回忆。这是许多年轻古生物学家挥洒青春汗水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