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星
2月17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学者清华大学药学院白潞教授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一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药物可以促进卵泡发育,恢复模型动物的生育能力。
卢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寻找治疗神经损伤的潜在药物。他们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入手,希望一个特定的靶点(TrkB)能够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分化,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团队开发了具有药物潜力的TrkB激活抗体,并验证其有望成为治疗包括中风、渐冻人症、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抗体药物,近期将进入临床开发。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团队意外发现这种抗体药物可以激活特定的靶点,同时可以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非神经系统的卵泡发育。
卵母细胞成熟和卵泡发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女性不孕患者。据估计,全世界有8% ~ 12%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症,卵巢早衰就是其中之一,发病率较高,且无预防措施。
那么这种药能对症吗?
为了验证神经元“修复剂”能否恢复生育能力,团队开始在动物模型上做实验。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博士生秦训思介绍,由于她之前有生殖发育方面的研究,团队的验证实验进展顺利。通过在尾静脉注射一种新的抗体药物,研究人员发现它可以通过雌性小鼠的血-卵泡屏障渗透到卵泡腔内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并激活靶标。实验还证明,该新药能促进正常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内卵泡发育。
研究人员使用两种卵巢早衰模型来测试疗效。一种是自然衰老模型——老龄小鼠(12 ~ 13月龄),卵巢功能急剧下降,几乎丧失生育能力;另一种是化疗药物环磷酰胺诱导的模型。环磷酰胺可诱发生殖毒性,引起卵巢损伤,极大地影响小鼠的生育能力。
研究表明,在两种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中,新型抗体药物的治疗能有效维持和促进卵泡发育,恢复激素稳态,抑制卵巢细胞凋亡。两种模型小鼠的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最终提高了生育力。安全性实验证明,抗体药物治疗不影响小鼠子代和孙代(两代)的健康状况和认知能力。
最后,为了探索药物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的治疗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了雌性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靶TrkB的基因表达,发现人类的转录谱与雌性小鼠非常接近。同时证明了新的抗体药物能够激活人类的相关靶点,对卵巢早衰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