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一夜之间将稀土推上风口浪尖。除了关注能不能伤害到美国,稀土本身,包括历史、技术、应用也被置于聚光灯下,引起新一波讨论。
稀土,化学元素周期表中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即镧系元素、钪和钇。“稀土”这个名字其实并不代表“稀土”,而是一些金属氧化物的总称。但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异的磁、光、电性能,在军事、航空、[/k0/]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战略金属的宝贵资源,又被称为“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国这种备受关注的矿产储量如何?四个第一足以让国人骄傲:第一资源储量,约占23%;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的80%至90%;销量第一,60%到70%的稀土产品出口国外;首先,大多数稀土在中国使用。不仅如此,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供应全部稀土元素的国家,拥有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如果仅仅依靠资源储备,稀土不足以成为一张王牌。毕竟矿藏再丰富,也有被开采完的一天。而且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技术,矿产资源就会被人支配。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稀土行业因为提取技术差,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和混合稀土,然后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购买深加工稀土产品,长期“被人噎着”。直到徐光宪等科学家带领团队开发出适合多种稀土矿物分离的系列萃取工艺,中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才跃居世界前列,这也导致中国稀土产量称霸世界。资料显示,日本和美国的稀土行业专利数量分列第一和第二,但主要集中在稀土的下游深加工应用。中国排第三,但它们集中在开采和冶炼工艺,中国在这方面优势明显。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稀土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更重要的是,目前,从稀土矿的开采、冶炼、加工、分离,到稀土设备的制造和稀土产品的应用,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这些都是技术成果的长处。
而技术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稀土的储存。如果提取技术水平提高,或者通过创新研究发现稀土的新用途,划定稀土矿床的边界品位可以降低,原本不能视为资源的稀土也可以归为稀土资源,工业储量的数据会大大增加,从而再次进入正循环。
回到题目开头,稀土能成为王牌吗?下面的技术和应用实力是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