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岛
按照现有的标准和规范,化妆品是不可食用的,不存在“可食用”化妆品这个概念。
“厨房食品级”、“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对皮肤也有好处”、“你可以把我们的万能油加到你的早餐奶昔里来吃”、“100%天然非合成润肤霜”……关于护肤的新概念总是层出不穷。如今,“可食用”已经成为最火的概念。
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护肤品标榜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强调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的程度。在这些“可食用”的护肤品中,除了各品牌推出的主打产品,还有很多网友DIY的“小窍门”,比如猕猴桃酸奶面膜、番茄祛痘面膜、果醋绿豆紧致毛孔水……那么这些“可食用”的护肤品真的更好吗?“可食用”化妆品不宜食用。
“化妆品和食品属于不同的行业。它们有不同的使用部位,不同的吸收成分,不同的原料和产品的规格和检验标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要求。”王天津强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天津大学生物化学硕士介绍,参照国家发布的《使用过的化妆品原料目录》的化妆品原料有8783种,参照《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2370种。
王介绍,以酒精为例,食用酒精的执行标准是GB 10343—2008,其中普通级酒精的甲醇指标为“≤ 150mg/L”,允许极少量的甲醇存在;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中,甲醇是禁用成分。比如对微生物的要求,食品要按照国家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GB 4789等进行检验。,而化妆品应根据化妆品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如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彼此完全不同。并不是说食品级的产品护肤更安全。
“商家推出的‘食用化妆品’新概念,其实就是用来宣传效果的市场语言。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处长牛董斌表示,按照现有的标准和规范,化妆品是不能食用的,不存在“可食用”化妆品这个概念。直接应用于食品的有效成分很难被吸收。
“很多食物中的一些成分确实能起到护肤的作用。”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说,比如多糖燕麦有很好的保湿效果,人参中含有茶多酚和人参皂甙的绿茶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含有甾体皂甙等物质的龙舌兰有很好的消炎保湿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成分直接与其他化妆品混合.”牛董斌提醒,由于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添加食用成分会破坏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体系,导致产品变质、发霉、油水分层。
事实上,皮肤很难直接吸收食物成分。食物中的许多成分都是大分子。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有一层非常可靠的基膜,把表皮和真皮分隔成两个世界。很难实现透皮吸收,所以护肤物质很难大量到达真皮。
“其实皮肤很难直接吸收食物成分。食物中的许多成分都是大分子。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有一层非常可靠的基膜,把表皮和真皮分隔成两个世界。很难实现透皮吸收,所以护肤物质很难大量到达真皮。另外,有些成分在空气体中不稳定,直接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有微生物超标导致的刺激因素。”王浩举例说,维生素C不稳定,容易氧化,所以正规化妆品中一般都使用稳定形态的维生素C的衍生物,浓度和刺激性都是有规定的。直接涂抹维生素胶囊或直接将柠檬汁挤到面膜中,不仅达不到护肤效果,而且柠檬酸腐蚀性强,容易出现面部干燥、发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皮肤过敏。
“但如果涂抹含有这些成分提取物的化妆品,护肤效果肯定比食用效果好。”王浩解释说,虽然吃和抹的护肤机理是一样的,但是吃的食物需要先经过消化道各种消化酶的化学消化,还需要经过其他器官的代谢,最后能作用于皮肤的有效成分比较少。只有食用一定量的食材才能达到涂抹的效果,但这往往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果服用维生素C美白皮肤,吃多了容易拉肚子,反酸。
“正规化妆品中添加的食品成分并不是直接添加,而是以提取物的形式添加的。”王介绍,提取物是在不改变活性成分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提取分离工艺,定向获取和浓缩动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而形成的产物。根据提取物成分的不同,分为苷类、酸类、多酚类、多糖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可以形成。而且有些天然食品成分是不适合皮肤的,直接使用会损伤皮肤。因此,根据不同的用途,我们采用不同的纯化技术,得到不同效果的提取物。
王说,与食品相比,化工用的原料有时要求纯度更高,因为杂质太多会导致化妆品配方体系崩溃,而化妆品配方复杂,一个配方可能有多达几十种成分,这就要求每种成分的活性物质纯度更高,杂质更少,否则容易相互影响,达不到预期要求。只有纯天然的提取物是做不出护肤品的。
“消费者通常觉得‘食用的一定更好更安全’,很多人‘痴迷于全天然、无添加剂、纯植物的概念’。据王介绍,201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美白美容护肤品消费指南》显示,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包括很多化学成分,只有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不能用来制作护肤品。
牛董斌说:“很多化妆品都声称‘不含防腐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产品不含防腐剂,多为一次性包装产品(如胶囊产品)和基质本身不易滋生细菌的产品(如精油、口红、花露水、香水等。).第二种情况涉嫌炒作概念。这类产品添加了一些抗菌成分,如戊二醇、辛醇等。,不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允许使用的防腐剂之列。但是,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这些成分并不一定比使用防腐剂的产品更安全。第三种情况是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消费者的产品。”
“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牛董斌说,中国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化妆品在上市前都要经过毒理学测试或一定的风险评估。总的来说,严格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防腐剂的化妆品是安全的。
“此外,未经认证的‘天然’或‘有机’产品还有很多隐患。王说所含的一些生物碱和挥发性成分,例如茴香、天竺葵和玫瑰,都有潜在的致敏性;丁香、羊蹄甲等提取物是引起哮喘的植物原料…同时,这类化妆品的效果也没有保证。天然成分中功能性物质的含量通常较低。比如人参、大豆、亚麻籽等。声称含有功能蛋白和小分子多肽。但文献指出,从人参根粉中提取活性多肽的比例为0.001%,然后将其提取物以0.1% ~ 10%的添加量添加到配方中。很难依靠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的多肽来起到护肤的作用。
“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批准,并取得产品批准文号;非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应当向药品监督部门备案;非特殊用途的国产化妆品必须在当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取得备案电子证书。”牛董斌提醒,上述批准文号和备案电子证书是化妆品的身份证明,产品包装标签上应标注批准文号。虽然不要求在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电子证书的备案号,但可以在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