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芯
从年龄、收入、长相、喜好,各种数据成为企业绘制“用户画像”的重要素材。在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数据的不当收集和使用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据媒体报道,部分手机app过度索要用户数据调用权,私自出售数据。此前,一些商家甚至在网上商城公开出售17万张“人脸数据”,覆盖约2000张人像。如何促进数据交易合法有序进行,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随着大数据应用向各行各业的快速渗透,市场参与者越来越重视数据这一重要的企业资产和资源的巨大商业价值。一般来说,数据交易的流通会有效促进企业甚至行业的效率。以地理位置信息为例,获取相关数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智能匹配相关服务,从而实现产品信息的精准投放。看到数据背后的利益,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非法收集、出售数据。
一些违规交易客观上暴露出数据资源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的短板。对此,一方面要规范数据交易,提高违法成本,堵塞技术漏洞。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只有不断满足市场主体的数据需求,挤压非法数据商的存在,才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近年来,“数据是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共识。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数据流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数据交易市场应运而生。目前,世界各地的大数据交易平台都在上线运行,行业组织、数据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蜂拥而入。通过注册确认、需求匹配、数据分发、财务结算,为数据流通创造了安全合规的交易环境。
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安全是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从趋势上看,完善统一标准,鼓励数据互联互通,打通部门和行业间的数据孤岛,是数据开放的应有之义。同时,开放数据并不意味着任意使用,而是有法律限制的。只有明确了数据交易边界和使用流程,供方才能更放心地拿出数据进行流通,需方才能更省心地获取所需数据。因此,《数据安全法(草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是及时的。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应用出现“井喷”。有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44ZB。激活海量数据资源,释放数据元素潜力,事关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事关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从产业来看,我国数据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和集采集、标注、存储、挖掘、安全于一体的数据产业体系。加快数据安全立法进程,打造加速器,为数据交易编织秘密安全网,必将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